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宁职院教【2008】14号
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及其组织要求
1.每门独立设置的课程,应有一份整体教学设计。一门课程的设计和讲授,原则上应由三位以上教师承担(任课教师允许部分交叉)。多人执教的同一门课程,应由课程组集体承担设计任务,共同研讨,分工协作,确定一名课程首席教师对该门课程整个设计方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汇总上报专业负责人审核,再由专业负责人汇总本专业所有课程上报系部审批备案。课程首席教师对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效果反馈、教学改进、教材与课件开发建设的全过程负责。
2. 多人执教的同一门课程,课程总体目标要求及考核方案应统一。教学补充内容及具体编排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的设计不做统一要求,但可以在课程组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再结合课程组成员的特点特长进行设计。
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要求
1.课程能力目标及训练项目设计:在“课程目标设计”中,对该门课程的各项目标要有全面、概括性描述。特别是其中的能力目标,描述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可检验。在“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中,课程能力目标中的每项能力,都要有相应的项目、任务进行训练,并反映在“进度表”中。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主要不是来自书本,也不是来自教师经验,而是来自学生职业岗位分析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分工。
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时要区分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内容应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项目数量合适;具综合性、复杂性、覆盖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项目最终有可检验的结果(成果)。
2.课程知识目标和认知过程设计:知识目标明确,主要的支撑知识应体现“必须、够用”原则,突出知识为项目服务,为项目所用。 认知过程设计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项目(任务)完成之后要有应用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提升。
3.课程内容进度表设计: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力与知识)覆盖面、内容编排结构、学时分配合理。每单元课程内容翔实、信息量足够大,整门课程顺序以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小、中、大项目编排合理,台阶合适,项目效果递进。不能按教材章节设计,也不能按知识点设计。每一次课的能力目标与该单元课教案中的能力目标相衔接。能从进度表中看出整门课程的上课步骤、设计思路。
4.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利于“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根据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要求,设计学生学习训练的组织形式,体现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渗透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要设计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还要设计教师的教学指导组织形式。由多名教师联合教学的课程,教师分工协作,指导任务明确,组织安排合理。教师应主要按照“行动引导教学法”的思路组织教学,不是主要按照“知识逻辑推导法”的思路组织教学。
5.考核方案设计: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考核项目应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突出能力考核,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在能力考核中要体现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特别是综合能力的考核。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要用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考核、考核方式要易于操作。知识考核要以“对知识的运用”的考核为主,主要不是考知识木身。考核安排应在进度表中体现。
6.教学资料组织设计:教材选用要体现高职特色,提倡使用按工作过程重构知识体系、项目编制符合工作逻辑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自编教材、讲义。选用的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应符合课程教学目标,适合项目训练使用。
附件: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教务处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附件: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参考)
( - 学年 第 学期)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学分: |
学时: |
课程类型:(x x专业(或专业群)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或公共选修课) |
授课对象: |
先修课程: |
后修课程: |
课程组成员签名:(该课程所有执教教师) 年 月 日 |
专业(教研室)意见 专业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系部意见 系部主任(签字): 系部盖章 年 月 日 |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这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即总体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格式仅供参考)
2.1课程内容设计(一般指一级项目编号及名称、内容;如果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存有各自不同的内容设计方案,请把各自的设计附上,注明姓名和授课对象)
2.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一搬指二级项目内容,能力目标,如果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有各自不同的训练项目,请把各自的设计附上,注明姓名和授课对象)
编号 |
能力训练 项目名称 |
学时 |
能力目标 |
主要支撑知识 |
训练方式 |
地点(教室、xx机房、xx实验室、xx实训基地等) |
结果 (可展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教学进度表(本表不含节假日:如果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有各自不同的进度表,请把各自的进度表附上,注明姓名和授课对象)
序号 |
周次 |
学时 |
单元标题(与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中相关表述一致) |
主要教学内容(能力训练项目编号及名称、能力训练任务等,与单元教学设计中相关表述一致) |
教学组织形式(如果每次课的组织形式一样,可删除此列,只填写下面的“四”) |
作业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教学材料 (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仪器、设备、教学软件 等)
四、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以及组织具体安排方式等,如果是多位教师同时指导,还须说明教师分工安排)
五、考核方案 (考核方案必须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六、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